在深圳的街头巷尾,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让城市生活更加便捷。最近,不少市民发现,一些地铁站、医院门口出现了崭新的共享轮椅,扫码就能轻松租用,这一举措让行动不便的人群出行更加从容。作为国内首个大规模推广共享轮椅服务的城市,深圳正用细节诠释着“无障碍城市”的温度
共享轮椅究竟如何使用?记者实地体验发现,操作流程十分简单。在福田高铁站的服务台旁,一台醒目的共享轮椅设备静静矗立。用户只需打开微信扫描机身二维码,按照提示完成实名认证和押金支付(部分平台支持芝麻信用免押),就能收到轮椅的解锁码。折叠轮椅展开仅需30秒,刹车、坐垫等设计都考虑到了人体工学,即使是老人独自使用也能轻松操作。目前,这些轮椅主要分布在全市30家三甲医院、交通枢纽和大型商圈,覆盖了90%以上的重点区域
共享轮椅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临时借还的难题,更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据市残联统计,深圳现有残障人士约20万,每年因临时出行需求租用轮椅的人次超过50万。此前,传统轮椅租赁多依赖医院或专门机构,存在预约难、费用高、归还不便等问题。共享轮椅通过“互联网+”模式,将租赁点延伸到市民日常生活场景,平均响应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有坐轮椅出行的市民表示:“以前去医院复查都要提前让家人帮忙借轮椅,现在扫码就能拿到,省了不少麻烦。”
从最初的共享单车到如今的共享轮椅,深圳的共享经济正在向更细分的领域渗透。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扩大覆盖范围至社区、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并引入北斗定位技术实现实时调度。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共享轮椅的使用成本可能进一步降低,未来还将探索为轮椅加装智能语音导航、紧急呼叫等功能。这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正用科技的力量消除出行障碍,让每个生命都能平等地拥抱城市的阳光。
五倍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