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上海地区不少儿童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前往医院就诊。
随着气温降低,一些呼吸道疾病开始活跃。据疾控部门最新发布的监测数据,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是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阳性率前三位。
总体来看,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
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易发于冬春季节,可引起6个月以下婴儿患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较大儿童及成人的鼻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随着气温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也在增加。根据中疾控最新公布的第40周(2025年9月29日-10月5日)监测结果,对全国哨点医院(不含港澳台)提供的呼吸道样本检测发现,流感样病例数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比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4.0%。
其中,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鼻病毒(14.7%)、呼吸道合胞病毒(5.7%)、肠道病毒(5.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鼻病毒(10.1%)、呼吸道合胞病毒(8.5%)、肠道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均为2.6%)。
专家分析,近期鼻病毒检测阳性率上升明显,14岁及以下病例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南方省份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上升明显,本周略有下降,0~4岁病例组高于其他年龄组。肠道病毒和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近期小幅上升。新型冠状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其他监测的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总体处于低水平。
总体来说,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肠道病毒等存在一定水平活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机构人群密集,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应注意防范呼吸道传染病。
此外,检出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南方个别省份流感活动上升
据国家流感中心,今年第40周,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呈低水平,南方个别省份流感活动上升。
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比为4.4%,高于前一周水平(3.8%),高于2022年和2024年同期水平(3.0%和4.0%),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比为3.3%,高于前一周水平(2.9%),高于2022年和2023年同期水平(2.7%和3.2%),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3.7%)。
此外,全国共报告11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其中8起为A(H3N2),1起为A(H1N1)pdm09,1起为流感阴性,1起暂未获得病原检测结果。
流感病毒会产生耐药吗?
该中心对2025年3月31日以来收检的部分流感病毒毒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在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毒株中有4.2%(30/716)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性降低或高度降低,其余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所有A(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所有A(H1N1)pdm09、A(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毒株均对聚合酶抑制剂敏感。
长假期间跨区域流动易发生交叉感染
浙江省疾控中心研究员蒋健敏在国家卫健委日前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庆中秋长假归来后,要重点关注呼吸道传染病,因大规模人群跨区域的流动,飞机、高铁这些公共交通工具的空间都比较密闭,还有车站等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呼吸道的病原体也容易在这种场景下交叉传播。一旦出现传染病的可疑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不要自己随便吃药,以免延误病情。
中疾控建议市民,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与人接触要佩戴口罩,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根据需要及时就医。
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五倍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