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俄罗斯北部传来一个细节。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新地岛群岛核试验场给燃油储备罐套上了防护网。科拉半岛的奥列尼亚战略轰炸机基地也一样。多家西方媒体援引高分辨率卫星图像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因为这个,后方重要设施开始“不得不防”。
先看新地岛。那里的燃油罐被网盖住,网的固定点清晰可见。核试验场本身就管控严格,这次多加一道网,目标很明确。就是防无人机掀火。结果,网能挡碎片,能让燃烧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但它挡不住来袭。
接着看奥列尼亚。第二张卫星图显示,该基地的燃油罐同样加了网。奥列尼亚在科拉半岛,靠近摩尔曼斯克,天气冷,能见度常变。同样,这里驻有远程轰炸机,油料是命脉。先把油罐“加衣”,是最直接的动作。
再说一个背景。2023年8月,俄军索尔茨空军基地被无人机袭击,一架Tu-22M3受损。之后,俄方把部分轰炸机北移到奥列尼亚,就是为了避打。现在连油罐都加网,说明避打还不够,还得硬防。
乌克兰自杀式无人机飞得更远、来得更勤。2024年4月2日,乌方无人机打到鞑靼斯坦叶拉布加工业区,距离前线超过千公里。因为这个,俄北部已经不再是“安全后方”。同样,长航程带来的新问题,开始压到北方基地头上。
往前翻,还能看到普斯科夫机场在2023年8月被无人机袭击,伊尔-76运输机被毁。2022年12月,恩格尔斯空军基地也两度遭到远程无人机打击。结果,俄空军后方连续被摸到门口,补防成了常态。
油品设施也是热点。2024年冬春,俄罗斯多家炼厂和油库起火,媒体多次报道无人机因素。乌斯季卢加港也曾短暂停摆。因为这个,给燃油区加网,和炼厂加罩、加沙袋,是一条线上的事。
这次的图像来自Maxar、Planet Labs等公司,被多家媒体引用。俄官方没有给出细节说明。同样,无论说不说,现场变化都被看个一清二楚。事实先落在地上,再去解释。
网的作用有限。它主要是减伤,不是拦截。因为这个,低空慢速小型无人机更怕被发现、被打掉,而不是被网“接住”。结果,前端探测、快速拦截,才是关键。
俄军在后方机场周边的机动防空队还不够用。巡逻范围大,盲区多,夜间更难抓。用防空FPV无人机去拦截的装备和队伍,还没形成规模。乌方无人机的袭击不会因为一层网就停下。
电子干扰在北方也在用,但海风、地形让信号覆盖有缝。另外,长航程无人机常用惯性加视觉导航,不怕单点干扰。同样,只有把雷达、光电、声学、干扰、拦截串起来,才能有效降风险。结果,单一手段很难兜底。
分散停机、加盖机库、把易燃物隔离,是俄军近来常态。燃油区加网,属于同一套“先止损”的办法。同样,这能把一次打击的伤害压低,但不能从根上砍掉来袭。
乌克兰方面公开说会持续远程打击,目标包括军用机场、油品设施和关键雷达点。俄后方的人员安全、维修节奏、航班架次都会受影响。因为这个,北方防护升级不会停在两处油罐。
现在看到的是新地岛和奥列尼亚两个点。还有摩尔曼斯克周边的油库、港口、雷达站,也在关注名单里。如果不尽快补齐巡逻队、低空探测和拦截手段,网只是权宜之计。结果,攻击节奏还会维持。
科拉半岛的冷风里,一个工人戴着厚手套,踩在油罐的爬梯上,把防护网的边角用钢丝绑紧,金属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下一个被加网的,会是俄北方的哪个关键设施?
五倍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